
11月19日,外国语学院多语种教师党支部与外国语学院彭康书院师生联合第二党支部于外文楼B座10楼报告厅开展党支部共建活动。活动聚焦多语种教工支部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围绕求学深造、求职选择与工作实践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活动主要包括青年教师经验分享与师生问答两个环节,旨在通过真实经历的讲述与互动,助力支部成员在学业发展与职业规划方面进一步明晰方向、拓展思路。本次会议由外语二支部书记孙知淇同志主持,多语种教工支部与外语二支部成员共同参加。

会议伊始,多语种教工支部书记张文丽老师先向与会同志们介绍教工支部的基本情况及本次活动的核心精神:多语种教工支部汇聚了日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多个语种的优秀教师,师资结构多元、专业背景扎实,是一支充满活力与凝聚力的教学科研队伍。同时,张老师详细阐述了支部的核心工作重点——始终以立德树人为主线,聚焦教师队伍专业能力提升与教学科研创新,深耕多语种人才培养,积极搭建师生交流桥梁,助力学生在语言学习与职业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张文丽老师的介绍让与会同志对多语种教工支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为后续两支部的深度共建与经验分享奠定了良好基础。

随后,孙知淇同志就外国语学院彭康书院师生联合第二党支部的基本情况作简单介绍,内容涵盖支部构成、工作亮点、特色建设等多个方面。她指出,支部将继续强化作风建设,规范党员发展流程、完善相关细则,加强党员培训、严明纪律,要求党员佩戴党徽强化身份认同;同时打造特色品牌,将理论学习与多元形式深度融合,结合节庆开展对外文化传播活动,并与多支部共建交流,推动学习从“被动听”转为“主动参与”,助力党员发挥先锋作用。

在接下来的青年教师经验分享环节,师生联合第二党支部教师党员、日语系任宏昊老师结合自身的求学、求职与工作经历首先进行分享。他勉励同学们,要找准自我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必要时在特定阶段“逼自己一把”,激发潜能。谈及外语人的发展,任老师强调,在当今国际环境下,外语人应在夯实外语这一“立命之本”的同时,积极为自身能力做“加法”,拓展综合竞争力。
多语种教师党支部、日语系范夏苇老师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兼职经历等展开生动分享,以自身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叮嘱同学们:“远大目标需要一步步落地,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践,才能积累成长的力量。”同时,她特别提醒大家“伯乐常在身边”,要主动向老师请教、与同学互助,在交流中捕捉机遇,在协作中共同进步。
多语种教师党支部、俄德语系王婷钰老师围绕自身求学与求职经历展开分享,并针对同学们关注的“人岗匹配”问题,建议大家在选择工作前应进行充分调研,入职后则要积极适应组织文化。此外,王老师鼓励同学们勇于探索,拓宽职业发展可能性。面对AI技术带来的挑战,她强调,外语人必须筑牢语言根基,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并专注做好当下之事。
在问答环节中,师生联合第二党支部成员围绕本科生求职重要环节、技能拓宽途径、兼职经历与求学选择等内容提出问题。老师们结合自身经验逐一解答,强调语言功底是根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关键,建议同学们通过参与“大创项目”“学科竞赛”“志愿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提升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要客观认知自身优势,既不盲目跟风选择,也不畏惧尝试新领域,在探索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本次支部共建经验分享会,通过师生面对面的深度交流,不仅让青年学子从榜样教师党员中汲取成长养分,更明晰锚定了学业与职业规划的方向路径。支部成员将以此次分享会为契机,以更坚定的信念、更踏实的行动、更开阔的视野规划未来,努力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青春力量。
文字、图片:外国语学院彭康书院师生联合第二党支部
审核人:张文丽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