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管理服务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闻中心

法语系小学期美术鉴赏讲座:法兰西绘画之父---普桑及其《四季》

发布时间:2018-07-16     点击量:      来源:

7月10日,法语系外教Nicolas Tran在小学期讲座中为同学们介绍了法兰西绘画之父---尼古拉·普桑(Nicolas Poussin 1594-1665)及其作品《四季》。

普桑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者,他在法国画坛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对安格尔、塞尚等后世法国画家影响深远。普桑对历史、神话、宗教均有深厚研究,他醉心于古希腊、罗马艺术,深受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思想、理论和作品的影响,通晓诗文、数学、解剖学和透视学,还借助蜡像来推敲整个作品的结构。他推崇理性主义,追求崇高、永恒、和谐的创作原则。他的作品题材严肃、富有哲理和象征意义,人物造型庄重典雅,常常辅以自然景色的描绘,画作所呈现出的气氛含蓄而宁静,充满田园诗般的抒情味道。他的出现对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产生了重大影响。

普桑挚爱绘画,一生勤奋,其油画作品达220-260幅、素描接近400幅。代表作有《所罗门的审判》、《台阶上的圣家族》、《花神的凯旋》,以及这幅大家比较熟悉的、颇具哲理的重要作品《阿卡迪亚的牧人》(Les Bergers d’Arcadie阿卡迪亚是希腊神话中的世外桃源。)

作于1660至1664年间的《四季》(Les Saisons)是普桑生命末期的主要作品,是其致力于提升风景画与历史画的成果。这件作品是为红衣主教黎世留侄子所作,以旧约《圣经》为选材对象。在《圣经》故事背后,我们总能感受到古代传说中的神祇:阿波罗、谷物女神刻瑞斯、酒神与冥王普路托。在作品中,普桑再次探讨了富饶与贫瘠、生命与死亡的概念,将焦点放在阳光、水与大地上,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四季》是普桑晚年谱写的交响曲,是其一生绘画成就的总结。画面中,风景所占面积很大,而人物都被安排在画面的三分之一下方处。其中,《春天》里有堕落前身处伊甸园的亚当与夏娃,《夏天》描绘了波阿斯答应路得在他田中捡拾麦穗的情节,《秋天》里摩西的信使自应许之地带回一大串葡萄,《冬天》画的是创世纪中的大洪水。在《春天》中,普桑采用了全景景观,而人物最多的《夏天》和《冬天》焦点则放在中间远处的山峰上,《秋天》中人物与他们所抬的巨大葡萄串形成对比,《冬天》中的大洪水与其说是神的惩罚,不如说是新生的希望,前景中出现的强壮扭动的蛇,比包裹在雾气中的方舟更醒目,也许它就是《春》里面亚当夏娃身边的那条蛇。画中的光线经过仔细斟酌,并通过不同的气氛效果设计,用来代表一天中的四个时刻:清晨、中午、傍晚与夜晚。

17世纪,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达到了高峰,涌现了一大批代表人物:高乃依、拉辛、莫里哀、拉封丹等;而首次使法国古典主义美术赢得世界声誉的则是普桑。他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画家,也是法国绘画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大师。

撰稿人:王奕

2018.7.12

友情链接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学院联系电话:029-82663712      传真:029-82665683
copyright © 2012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