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9日,应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敏教授的邀请,香港中文大学语言学及现代语言系主任李行德教授与潘海华教授,莫碧琪博士,傅緥宁博士等一行莅临我院访问交流,就香港中文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交流与合作事项进行商洽。
29日上午,潘海华教授在外文楼B912会议室进行了题为“穷尽性与排他性以及‘都’的语义解释”的学术报告。报告从“都”的语义出发,对全称量化以及其相关的语义概念进行梳理,认为全称量化映射方式以及量化对象的不同构成是导致“都”的多重意味的根本原因。并对徐烈炯(2014)提出的“都”表程度超乎预期的观点以及沈家煊(2015)的“都”一律右向量化的分析进行评述,指出:“都”表全称量化的分析更具解释力,且“都”的量化方向并非是单一的。之后,莫碧琪博士做了题为“母语为粤语的儿童语调习得研究”(The acquisition of tones by Cantonese speaking children)的学术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以往与语调习得相关的研究,并指出以往研究中与习得理论的冲突以及在操作上的不足。莫博士的研究在前人发现的基础之上采用了更为科学前沿的研究方法,探究以粤语为母语的儿童对粤语语调的产出和理解。与以往研究中的发现不同,莫博士的研究发现年龄在六岁的儿童仍未达到成人的语调产出水平。根据研究,莫博士得出结论:粤语语调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9日下午,双方老师对两校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交流。交大对低年级本科生主要从听说读写能力,训练英语专业的学生;而中大则基于专业知识,提高学生英语能力。傅博士指出,英语专业的同学到大二可能出现“瓶颈”状态,因为单纯的听说读写训练急需通过其它丰富多彩的形式检验和夯实。这就需要学生们接触实用知识下的英语,不仅夯实学生的英语基本能力,而且对学生理解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接着,傅博士又具体介绍了中大的硕士和博士项目,以及现代语言系各位老师的专业方向,使在场对硕士和博士感兴趣的同学更深入地了解了相关情况。在提问环节中,师生们积极踊跃,中大老师耐心解答,气氛活跃。事后,在坐的师生纷纷表示,中大老师的报告拓宽了他们对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受益匪浅。
新闻背景: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只跟传统中国文化,立足现代文明社会。经过半世纪的发展,中大已成为一所研究型综合型大学,领先国内,蜚声国际。
作者:雷思宇 张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