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外国语言文化论坛(第113讲)

发布时间:2018-05-08     点击量:      来源:
时间 地点
主讲人

张德禄教授简介

张德禄教授,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同济大学和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和中国英汉语篇分析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体学会副会长;曾被评为青岛市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是国内12个大学的兼职或客座教授;主要研究系统功能语言学、英语文体学、符号学、外语教学、语篇分析、语用学等,曾被邀在加拿大约克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70多个大学讲学。共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和论文集(如TEXT,《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当代语言学》等)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在国内外重要和权威出版社,如Springer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译著、教材、辞书等21部,包括《语言的功能与文体》、《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语篇连贯与衔接理论的发展及应用》等。 共获得教学科研奖励20多项,其中获得山东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主持科学研究课题11项,其中国家课题1项,教育部规划课题2项;完成教育部世行贷款师范发展项目1项;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1项。

讲座题目:多模态论辩修辞框架及论辩式教学模式探索

时 间:2018511日上午10:00--12:00

地 点: 逸夫外文楼B912会议室

摘 要:传统上,修辞的研究范围一般局限于语言之内,尽管古希腊人的演讲不是只动嘴,不动手、身体和面部表情的。网络和计算机的发展呼唤新的理论来研究和解释日益增多的多模态现象。本文重点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学理论和多模态修辞中的多模态论辩理论为基础,对多模态论辩修辞框架进行了探讨,把从社会符号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修辞框架与多模态论辩框架相结合,概括出了一个多模态论辩修辞框架,并且用实例分析论证了它的可用性。通过研究发现,本文建立的多模态论辩修辞框架是可行的,同时,多模态修辞论辩和多模态论辩设计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会对于多模态论辩语篇产出的质量的提高有一定启示,同时多模态论辩还可以用于构建论辩式外语教学模式。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大家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兴趣。

主办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友情链接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      邮编:710049
学院联系电话:029-82663712      传真:029-82665683
copyright © 2012 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